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常按原代培养密度1:3的比例进行传代培养。传代培养至第3代,即可获得相当数量的UCMC。免疫细胞存储通过消化和传代培养细胞,可以淘汰非间充质干细胞,因此,传代培养的过程就是纯化间充质干细胞的过程。然而,长期在体外传代培养的UCMSC是否会衰老、突变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,也是影响细胞质量的深层次问题。国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研究发现:如果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60次以后就会观察到间充质干细胞衰老和自动向脂肪细胞分化。
笔者长期培养实验证明:在体外传代培养8次以内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性和活性是有保证的。连续传代8次以后,个别细胞会发生染色体变异。因此,体外传代培养第3~5代获得的 UCMSC不仅纯度高、活性好,更重要的是安全性高,细胞核型稳定性好。目前研究显示,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发生自发转化,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后染色体发生改变,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后,出现染色体畸变。
这些研究表明,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后,遗传学特性可能会发生改变。同时也有研究显示,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至50代仍未发生染色体改变。因此,免疫细胞存储在脐带间充质培养的过程中,必须监测其核型的稳定性,尤其是如果按照临床应用级别制备的 UCMSC注射液,则必须检验鉴定 UCMSC的染色体,预防遗传突变威胁到临床使用的安全性。